近日,由中国能源环境研究中心、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趋势研究院、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共同主办的第11届中国能源环境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该峰会连续11年举办,已经成为我国能源环境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之一。本届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能源行业节能和能效提升,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话题深入交流,贡献了不少有价值的思路及观点。现摘登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王思强在论坛上的主旨演讲,以飨读者。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对做好新时代能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较少的能源投入和资源环境成本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三是进一步强化节能监管,提升节能管理水平。统筹能源行业节能提效工作,加强能源行业节能和能效管理,提高能源行业节能工作的系统性、协调性,推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研究制定与节能“双控”目标相匹配的能源行业节能监管政策。制定能源行业的能效对标行动计划,制订修订一批符合能源行业节能标准和技术规范,通过对标达标活动来推动能源企业绿色转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在节能监督管理和能效标准制定等方面的作用。
四是进一步加强能源科技和节能技术推广平台建设,促进供需对接。研究构建市场为导向的能源行业绿色科技创新体系,打通先进绿色技术创新、研发、示范、推广和应用环节。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节能技术采购方与技术供应商、服务商开展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打通电子商务平台与国家信用体系的对接,推动节能技术和产品交易便利化、规范化。组织行业制定能源行业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并定期对目录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五是进一步强化能源国际合作,推动先进节能技术、装备、工程“走出去”。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展智能电网、智能热网、分布式能源系统、电力需求侧响应等前沿能源科技研发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推进“一带一路”重点国家能源合作,鼓励高效清洁燃煤发电、低损耗智能电网、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先进技术装备输出到发展中国家,推动与周边国家跨境电力通道节能升级改造,为全球节能低碳和绿色发展作出贡献。
新时代要求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能源行业节能工作面临新情况、迎来新机遇。做好节能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共同行动。
来源:中国能源网